一、目的
爲確保矽鋼片横剪線安全、高效、精准運行,規範操作人員行爲,保障加工質量符合工藝要求,特制定本規程。
二、適用範圍
本規程適用于本企業所有矽鋼片横剪線設備的操作、維護及相關作業人員。
三、操作前准備
(一)人員要求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熟悉矽鋼片横剪線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及操作規程,考核合格後持證上崗。
嚴禁酒後、疲勞或情緒異常人員操作設備。
操作人員需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包括防護眼鏡、防切割手套、防滑工作鞋、緊身工作服等,長發需盤起並戴工作帽,禁止佩戴首飾等可能被設備卷入的物品。
(二)設備檢查
機械部分
檢查設備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變形或損壞現象,特別是刀具、送料輥、傳動皮帶、鏈條等關鍵部位。
查看刀具安裝是否正確、牢固,刀刃有無磨損、缺口或裂紋,刀片間隙是否符合當前加工矽鋼片厚度要求(一般爲矽鋼片厚度的 5% - 10%),若不符合需及時調整或更換刀具。
檢查送料輥表面是否光滑,有無劃傷或異物附着,確保送料順暢;同時確認壓料裝置工作正常,能有效壓緊矽鋼片,防止加工時移位。
檢查潤滑系統,各潤滑點潤滑油油位是否在正常範圍內,油路是否通暢,若油位不足或油路堵塞需及時補充潤滑油或清理油路。
電氣部分
檢查設備電源接線是否牢固,有無破損、老化或裸露現象,接地保護是否可靠,接地電阻應符合安全標准(≤4Ω)。
打開控制櫃,檢查內部電氣元件(如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PLC 等)外觀是否正常,有無燒焦、異味或異常聲響,接線端子是否松動,若發現問題需及時處理。
檢查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指示燈、顯示屏等是否正常工作,各功能按鍵是否靈敏可靠。
傳感器及安全裝置
檢查光電傳感器、接近開關等檢測元件是否清潔,安裝位置是否正確,功能是否正常。可通過模擬檢測信號,觀察設備是否能做出正確反應(如送料到位檢測、刀具位置檢測等)。
測試安全防護裝置,包括急停按钮、安全光柵、防護欄等。按下急停按钮,設備應立即停止運行;遮擋安全光柵,設備應能及時停機,確保安全防護裝置靈敏有效。
檢查廢料收集裝置是否完好,確保廢料能夠順利收集,避免堆積影響設備運行或造成安全隱患。
(三)材料准備
根據生產任務要求,准備好相應規格、牌號和數量的矽鋼片卷材,檢查矽鋼片表面質量,確保無明顯劃傷、鏽蝕、變形等缺陷,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需及時更換。
將矽鋼片卷材平穩放置在放料架上,確保卷材中心與放料架中心軸對齊,並用壓塊或其他固定裝置將卷材內孔固定牢固,防止卷材在加工過程中松脫或跑偏。同時,通過導向輥調整矽鋼片的進料方向,使其中心線與送料輥、刀具中心線一致。
在數控系統中輸入或調用與本次加工矽鋼片相對應的加工程序,包括剪切長度、寬度、數量、速度等參數,並仔細核對程序參數是否准確無誤,確保符合工藝要求。
四、運行中操作規範
(一)開機操作
接通設備總電源開關,打開控制櫃電源,等待設備控制系統啓動並完成自檢,觀察操作面板顯示屏上是否有報警信息。若出現報警,需根據報警提示內容及時排查故障,待故障排除且報警消除後,方可繼續操作。
依次啓動輔助系統,如潤滑系統、冷卻系統(如有)等,確認各系統運行正常,無異常噪音、振動或泄漏現象。檢查潤滑油是否正常輸送至各潤滑點,冷卻液流量、壓力是否符合要求。
在操作面板上選擇 “手動模式”,通過手動操作按钮或手搖脈沖發生器,將設備各運動部件移動至初始位置或合適的加工起始位置,確保刀具、送料輥等部件無幹涉現象。同時,進行手動送料、退料操作,檢查送料機構運行是否順暢,速度是否均勻。
完成上述操作後,在操作面板上選擇 “自動模式”,按下 “啓動” 按钮,設備開始自動運行。密切觀察設備啓動過程中各部件的運行情況,包括送料速度、刀具剪切動作、傳動系統運行狀態等,確保設備啓動正常。
(二)加工過程監控
設備運行過程中,操作人員不得擅自離崗,需始終保持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密切關注。注意觀察矽鋼片的送料情況,確保矽鋼片平穩、順暢地送入設備,無打滑、卡頓或歪斜現象。若發現送料異常,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機,檢查並排除故障後再繼續運行。
實時監控加工質量,定期(每加工 5 - 10 片)檢查剪切後的矽鋼片尺寸精度(長度、寬度誤差應控制在 ±0.1mm 以內)、切口質量(切口應平整、無毛刺、無撕裂現象)及表面質量(無劃傷、壓痕等)。如發現質量問題,需及時調整設備參數(如刀具間隙、送料速度等)或更換刀具,必要時停機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調試,直至加工質量符合要求。
留意設備運行聲音,正常情況下設備運行聲音應平穩、均勻。若出現異常噪音(如刺耳的摩擦聲、撞擊聲等)、振動或異味,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機,切斷設備電源,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查找故障原因並及時處理。在故障未排除前,嚴禁重新啓動設備。
密切關注設備操作面板上的各項顯示數據,如加工數量、運行速度、電機電流、液壓系統壓力(如有)等參數,確保其在正常範圍內。若發現參數異常波動,應及時分析原因並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必要時停機檢查設備。
當設備需要中途暫停時,可按下操作面板上的 “暫停” 按钮,設備將停止當前加工動作,處于暫停狀態。如需繼續加工,再次按下 “啓動” 按钮即可。在暫停期間,操作人員可以對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查或調整,但嚴禁在設備未完全停止運行時進行危險操作(如清理廢料、調整刀具等)。
(三)異常情況處理
設備故障:若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如刀具卡死、傳動系統故障、電氣故障等),操作人員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切斷設備電源,懸挂 “禁止合閘” 警示牌,並及時通知設備維修人員進行檢修。在維修人員到達現場前,不得擅自拆卸或修理設備,同時詳細記錄故障發生時的現象、設備運行狀態及相關參數,爲維修人員提供准確的故障信息。
材料問題:如加工過程中發現矽鋼片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如大面積鏽蝕、變形無法正常加工等),應立即停機,將不合格材料從設備中取出,並做好標識隔離存放。同時,及時向上級主管彙報,根據指示更換合格材料後再繼續加工。
人身傷害:一旦發生人員受傷事故,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止設備運行,迅速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區域,並根據受傷情況進行現場急救(如止血、包紮等)。同時,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如 120),通知相關部門和領導,保護好事故現場,配合相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和處理。

五、停機與維護
(一)正常停機
當完成本次生產任務或需要暫時停機時,在操作面板上按下 “暫停” 按钮,待設備各運動部件完全停止運行後,選擇 “手動模式”,將刀具、送料輥等部件移動至安全位置(如刀具擡起至最高位置,送料輥退至初始位置)。
依次關閉輔助系統(如潤滑系統、冷卻系統等),然後切斷設備控制櫃電源,最後關閉設備總電源開關。
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開關恢複至初始狀態,清理設備操作現場,將剩余的矽鋼片材料、工具等整理歸位。
(二)設備清潔與日常維護
設備停機後,使用毛刷、吸塵器等工具及時清理設備表面及內部殘留的矽鋼片碎屑、灰塵和油汙,特別是刀具、送料輥、傳動部件等關鍵部位,確保設備清潔。在清理過程中,注意不要損壞設備的零部件和電氣線路。
檢查刀具磨損情況,若刀具磨損嚴重(如刀刃鈍化、缺口較大等),需及時更換新刀具。更換刀具時,應嚴格按照刀具更換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確保刀具安裝正確、牢固。同時,對新安裝的刀具進行調試,檢查刀具間隙、平行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要求。
檢查傳動皮帶、鏈條的張緊度,若皮帶、鏈條過松或過緊,需進行調整。對于磨損嚴重的皮帶、鏈條,應及時更換,以保證傳動系統的正常運行。
定期(每周至少一次)對設備各潤滑點進行補充潤滑,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要求的潤滑油型號和潤滑周期進行操作,確保設備各運動部件得到良好的潤滑,減少磨損。
檢查設備的電氣線路連接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老化現象。對松動的接線端子進行緊固,對老化或破損的電線電纜及時更換,確保電氣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填寫設備運行記錄和維護保養記錄,詳細記錄設備的運行時間、加工數量、故障情況及維護保養內容等信息,以便于設備管理和故障追溯。
(三)定期維護與檢修
設備管理部門應制定矽鋼片横剪線的定期維護與檢修計劃,根據設備使用頻率和運行狀況,定期(如每月、每季度、每年)對設備進行全面的維護和檢修工作。
定期維護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對設備機械部件進行全面檢查和調整,如校准刀具平行度、調整送料機構精度等;對電氣系統進行深度檢測,如檢測電氣元件性能、測試控制系統功能等;對液壓系統(如有)進行壓力測試、密封性能檢查和液壓油更換等工作。
在定期檢修過程中,維修人員應嚴格按照設備維修手冊和相關標准進行操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修複或更換零部件,確保設備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要求。檢修完成後,對設備進行試運行,檢查設備運行是否正常,各項功能是否完好,並做好檢修記錄。
六、培訓與考核
企業應定期組織矽鋼片横剪線操作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培訓內容包括本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知識、安全事故案例参考分析等,不斷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操作水平。
新入職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和考核,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操作。在崗操作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複訓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訓,直至考核合格。
培訓與考核工作由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和設備管理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培訓記錄和考核結果應妥善保存,作爲員工績效考核和崗位晉升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