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切尺寸偏差類問題
1. 長度超差(誤差>±0.5mm)
核心原因:
送料輥表面磨損(粗糙度 Ra>1.6μm)導致打滑,常見于加工镀鋅板後輥面镀層堆積;
編碼器脈沖丟失,多因信號線受電磁幹擾(如靠近變頻器)或聯軸器松動;
PLC 程序參數設置錯誤,例如脈沖當量換算偏差(1mm 對應脈沖數計算錯誤)。
解決措施:
更換硬質合金塗層輥輪(硬度 HRC60+),定期用酒精擦拭輥面;
編碼器線纜改用雙絞屏蔽線,距離動力線≥30cm,並緊固聯軸器鍵槽;
重新校准脈沖當量(例:1000 脈沖 /mm 時,用標准尺實測 1000mm 誤差應≤0.1mm)。
2. 多段剪切長度不一致
典型場景:預設 2000mm 與 1500mm 交替剪切時,實際偏差超過 ±1mm
關鍵誘因:
送料伺服電機加減速參數未優化(如加速度過大導致過沖);
光電傳感器檢測位置偏移,光斑未對准板材邊緣;
收料傳送帶張力波動,拉扯已剪切板材導致位移。
應對方案:
伺服參數調整:加速度設爲 500-1000mm/s²,加減速時間≥0.3s;
傳感器重新校准:用激光笔定位,確保光斑與送料中心線垂直偏差≤0.5°;
傳送帶加裝張力恒定裝置(如磁粉制動器),張力控制在 50-100N。
二、剪切質量缺陷類問題
1. 斷面毛刺超標(>0.1mm)
機理分析:
刀刃間隙過大(超過材料厚度 10%,如 1mm 鋼板間隙>0.1mm);
刀刃磨損(刃口圓角>0.03mm)或存在崩口(缺口>0.1mm);
板材送料時翘曲,剪切瞬間發生位移。
改善手段:
間隙校准:用塞尺檢測,1mm 鋼板推薦間隙 0.08mm,校准後試切紙條應均勻切斷;
刀刃研磨:使用金剛石砂輪(粒度 #800)研磨,刃口粗糙度 Ra≤0.4μm;
增加校平輥:在送料端加裝 3-5 組校平輥,將板材波浪度控制在≤0.5mm/m。
2. 板材變形或翘曲
常見工況:剪切 3mm 以上不鏽鋼板時,成品出現 S 形彎曲
致因溯源:
剪切速度過快(>80mm/s)導致局部溫升變形;
上下刀刃平行度超差(>0.05mm/m),剪切時產生側向力;
支撐台面磨損凹陷(深度>0.2mm),板材受力不均。
處理方法:
速度優化:3mm 不鏽鋼板剪切速度控制在 50-60mm/s,配合風冷降溫;
平行度校准:用千分表檢測,全長範圍內平行度應≤0.03mm,必要時更換刀架導軌;
台面修複:鋪設 5mm 厚硬質合金墊板,平面度≤0.1mm/m。
三、設備運行故障類問題
1. 送料卡頓或異響
可能原因:
輥輪軸承損壞(運行時異響頻率與轉速相關);
板材邊緣毛刺過大(>0.5mm),卡在送料通道;
齒輪傳動機構缺油(齒輪箱溫度>60℃),啮合不良。
排查步驟:
拆解輥輪組件,檢測軸承遊隙(標准遊隙 0.01-0.03mm),更換磨損軸承;
檢查前道工序縱剪質量,毛刺>0.3mm 時需重新修邊;
齒輪箱補充锂基潤滑脂(NLGI 2 級),油位保持在視窗 1/2 高度。
2. 剪切動作異常(刀架不動作或卡頓)
電氣與機械誘因:
液壓系統壓力不足(實測壓力<設定值 80%),多因油泵磨損或電磁閥卡滯;
伺服電動式横剪機的滾珠絲杠潤滑不良(運行噪音>75dB),螺母副磨損;
急停按钮或限位開關誤動作,PLC 輸入信號異常。
解決策略:
液壓系統:檢測油泵出口壓力(例:16MPa 系統壓力應≥15.5MPa),清洗電磁閥或更換油泵;
絲杠維護:每 8 小時加注一次幹性潤滑劑(二硫化钼含量≥30%),絲杠直線度超 0.05mm/m 時更換;
電路檢查:用萬用表測量開關通斷,更換接觸電阻>1Ω 的按钮或開關。
四、安全與輔助系統問題
1. 廢料堆積導致設備停機
問題機理:
吸塵器風量不足(風速<15m/s),金屬碎屑無法及時排出;
廢料通道截面過小(直徑<100mm),長條形廢料纏繞堵塞。
改進措施:
更換大功率吸塵器(風壓≥2000Pa),定期清理濾袋(積塵量≤濾袋容積 30%);
廢料口加裝破碎裝置,將長廢料切斷至≤100mm 長度。
2. 急停後重啓異常
潛在風險:
編碼器原點丟失,需重新進行回零操作;
PLC 程序計數器錯誤,導致剪切次數計數紊亂。
操作規範:
急停後重啓時執行 “手動回原點” 流程,確保編碼器 Z 相脈沖正確識別;
定期備份 PLC 程序(每班次一次),異常時恢複至最近有效版本。

五、材料適配性問題
1. 薄料(<0.1mm)剪切撕裂
技術瓶頸:
刀刃間隙無法精准調節(普通設備最小間隙 0.02mm,小于 0.05mm 時調節困難);
送料張力過大(>材料屈服強度 20%),導致薄料拉伸破裂。
專業方案:
改用精密伺服電動横剪機(間隙調節精度 0.005mm),配合真空吸附送料;
張力控制在 5-10N,使用非接觸式激光測厚儀實時監測料厚補償間隙。
2. 高硬度材料(>HRC40)刀刃快速磨損
材料對策:
刀刃材質升級爲 CBN(立方氮化硼)或陶瓷刀片,硬度>HRC90;
剪切速度降低 30%(如 HRC45 不鏽鋼剪切速度≤40mm/s),並施加極壓切削液(含硫量≥15%)。
六、預防性維護關鍵要點
每日檢查:
刀刃間隙(用塞尺抽檢 3 處,偏差≤0.01mm);
伺服電機編碼器線纜接頭(無松動、磨損);
液壓系統油位(低于下限 10% 時立即補充)。
每周維護:
送料輥表面清潔(用銅刷去除金屬殘留);
齒輪箱油質檢測(變質時更換,周期≤3 個月);
PLC 程序備份(通過上位機導出至 U 盤)。
季度校准:
剪切精度校驗(用標准尺測量 10 次,誤差均值≤±0.3mm);
刀刃平行度檢測(全長範圍≤0.03mm);
伺服系統參數優化(通過示波器觀察電機電流波形,消除異常尖峰)。